财新传媒
2013年01月16日 19:49

节目回应

今儿我们小组讨论业务,说到几处观众对《兰考弃儿》的疑问和建议,很有收获,综合大家意见回应一下,谢谢了。

 

1 “小笨驴”在信里,提了两处意见:

“7:35 视频当中,问:这些孩子平常接触危险火源,为什么没有人监管与保护?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好,很生硬。跟整片的基调不容。现在貌似很多新闻的落脚点都会说,“希望社会相关单位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监管与保护。”观众不是傻子,应该问:为什么这些孩子会那么容易接触到危险火源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1月15日 00:35

人物的质地-----《兰考弃儿》节目总结

1

青雷是《面对面》的制片人,前天晚上也播了兰考大火,播完我俩聊业务。他问我,《看见》这期节目是怎么考虑节目的属性的,因为线索比较多。

我理解他的意思:一般的人物专访节目都是一对一,这期《看见》采访的基本人物有十个,忙完今天工作,也想琢磨下这事,跟青雷,也跟大家细讨论下,也不知道准确不准确,请批评。

采访袁厉害时,一进病房,全是人。近了床,还未招呼,她坐起一把揽住了我。有时采访对象情绪激动的时候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1月14日 13:41

兰考弃儿

昨晚播出《兰考弃儿》,谢谢写信或留言提醒我们关注此事的众多观众,昨天预告较晚,很多人没有看到,今天先贴出视频与文字实录,供大家批评,之后再写博客一起讨论。

 

1. 火灾怎么发生的?

  柴静:这里是河南省兰考县城关镇,一栋有两层楼的居民小区,1月4号,这里发生了一场火灾,这个火灾发生的时候,屋子里面有8个孩子,其中只有一位逃生,其他七位遇难,这8个孩子曾经都是被遗弃的婴儿,他们被一个叫袁厉害的人收养在此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1月13日 17:26

节目预告《兰考弃儿》

节目预告《兰考弃儿》 2013年1月4日,河南兰考一栋二层民居发生火灾。 火灾事故中,现场八名儿童,七名死亡,一名呼吸道灼伤,接受喉管切开手术,无法开口说话,死伤者都是袁厉害收养的弃儿。事故原因是什么? 如何断定是由儿童玩火造成?为何玩火? 事件发生后,民间收养者袁厉害进入公众视野,对她的质疑接踵而至,“转卖孩子”,“骗取低保”……袁厉害收养争议真相如何? 今晚22:36,CCTV-1《看见》——《兰考弃儿》。



...

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1月12日 03:18

沉默的呼吸

我在张海超微博里看到这段视频。

这是一个尘肺病患者临终前的呼吸。

尘肺病是恶性呼吸道炎症,这个病不可逆转,随着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、有效呼吸面积的减少、通气和血流比例的失调,缺氧会导致呼吸困难逐渐加重。

大量患者死于窒息。

张海超的病已经发展到尘肺病三期,他在微博里一次次转发这个视频,公开说,“我可能活不到35岁。”我问他:“你转发时不觉得太刺激吗?

他没有直接回答,说去年在河南洛阳他去看...

阅读全文>>
2013年01月07日 22:41

这个眼神

这个眼神

 

五岁的贝贝,从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。她不愿意回家,也不愿意去幼儿园,只想呆在医院里,医院里有与她一起幸存的三个孩子。

当着大人的面,其它三个小毛头都在玩汽车玩具,互不理睬,玩得热气腾腾,头发都汗湿了,贝贝是惟一的女生,搂着她的绒毛熊不声不响坐在旁边,他们都不向家人谈自己经历的事情。大人哄孩子说,其它11个小朋友都被救了,总有一天会见到的,孩子听了也不多问。但有一天,医院的护工看到四个孩子避开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30日 13:02

节目预告《沉默的呼吸》

节目预告《沉默的呼吸》

三年前,一个叫张海超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患有尘肺病,但是企业和医院却拒绝向他出示之前的体检报告,他在无奈之下,选择在医院开刀手术,开胸验肺,以求确诊。这件事情被报道之后,在舆论推动之下,新的《职业病防治法》出台,而此时,张海超被确诊为尘肺病三期,病情严重。但此后三年,他决心用余生之力来检验和推动这部法律。


CCTV-1 《看见》12月30日(今晚)22:36分,专访张海超 ,敬请收看。






...



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18日 17:49

见书如晤

要出差采访,匆忙写两句。

前两天贴了上期《少女抗暴杀人事件辨析的节目》博客后,看到留言中不少观众的建议,我做了一些修改。只有标点符号的错误,我尽量改了改也没改好。前天收到读者的来信,把这篇文章复制下来,把标点全部改完发我。我贴出覆盖上篇。谢谢。

一个人做事免不了好多错误疏漏,谢谢大家的这份关切和督促,就象书里写的,有人看着,不敢轻慢。

在西单图书大厦签售当天,天气严寒,数千位读者只能在地下车库排队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14日 01:12

新书的发布

 

新书的首发式是12月15日,周六下午2点,首都图书馆。抱歉现场只有700张票,其它4000多位报名的朋友没法在场,我贴一个视频直播的地址吧http://t.cn/zja3FYz

另说明一下,原定的计划首发当天没有签售,但六哥提醒,大家在这寒冬风雪里去书店取票,又来现场,来回好几趟,不容易,空手而归太遗憾。所以我明天先签好这几百本书,盖上首发的印章,算个纪念。另,今天委托六哥订制两张小书签,将来有机会的时候送出。

有些朋友希望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11日 19:22

如果你愿意谈一谈,我愿意听

你是一个记者,你有关切,有采访的权力和可能,但归根结底,你只是一个陌生人。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关系,关切超过了恰当,就是冒犯。不因为你是一个记者,就有权逼问所有的问题。知是职责。不去知,算是一点敬畏吧。

 

1

这个案件曾冠以“少女杀死性侵大叔获刑四年”之题,传播甚广,争议很大。当事女孩小琪一直没有接受过访问。

我们采访前征询她意见,先由法警与她交谈,在讯问室谈了二十分钟,我在另一房间等着,看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08日 04:05

不要因为走得太远 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

不要因为走得太远 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

(今天贴出新书《看见》的序言,一并预告下本周的节目,周日晚22:36分,央视一套《看见》栏目播出《少女抗暴杀人事件辨析》,我们在广州报道少女杀死试图性侵者获刑4年一事。此事曾引起强烈争议,争议来自不解。对人性的不解,需要当事人陈述事实与因果。对法律的不解,需要司法工作者的说理和对瑕疵处诚恳面对。本期节目,试图了解。)

 



 

十年前,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,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——这一句话,把...

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06日 07:35

新书的交待

新书的交待




新书已定,就叫《看见》,20章,23万字,424页。本月十五日面世。之前有一些出版界朋友建议将博客或者节目结集出版,总怕那样对书不敬重,所以从头写,比想象的困难,就是难在能不能诚实上。有时候一扔半年,所以断断续续写了三年。封面照片是在重庆开县麻柳村采访期间,由新闻调查同事陈威拍摄的。封面设计是陆智昌老师。他说选择这张照片,因为其中有不同人目光的交汇。

书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。相关信息可以在微博关注“...


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05日 07:26

张立宪:致力于让我们的内心不那么贫穷

张立宪:致力于让我们的内心不那么贫穷

 



早。今天贴出《读库》七周年座谈会(下),读者问答部分。 我俩在“人渣是不是人?”“人渣有没有困境?”和“人渣要不要采访”等问题上有一些分歧,哈哈。他的解决方式是让我自己报一个人渣选题,二十年之后在《读库》刊出,好吧,请大家监督我吧。

 

“再表态,时间就过去了” 

读者:六哥好,柴静姑娘好,我有时候有这个困惑,《读库》里确实有那么一两篇很难读,但又不断提醒自己这是《读库》的文章,一定要读下...

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04日 07:00

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

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



书稿近日脱手,交给了广西师大出版社,终于可以腾出手做点喜欢的事了。先来贴上个月《读库》七周年与六哥的对谈(上)。座谈当天大寒,苍天灰地,谈时有兴致,也有不知所往的忧患。但聊的聊的,心就定下来了,慢下来了。六哥曾用这“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”九字做过书签,我也贴在这里送给各位。这几个字从清代起,年年冬至前常用双钩法制之,头九第一天开始用朱红填上,不急不倦,每日一笔,句成九九八十一日尽,笔成春意满庭。

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2月03日 05:59

如果没有目光的交汇,这世上我们就没有认识的人了

记者:原来这个小说叫《温故1942》,既然温故就是要知新,你想让人们知新知什么?

冯小刚:蒋介石他认为摆在1942年的大事有特别的多,他唯一认为最小的一件事是河南闹灾这件事,可恰恰就因为他忽略了这些灾民,在1949年,这些灾民做了一个选择,忽略了他,他就失去了大陆,退居台湾了,这是不是一个教训?

演播室:

1942 河南生大荒,饿300万人,史很少有人知道,即使有一些幸存的亲历者,也都不再得。60年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1月29日 13:47

说明一下

最近有条关于我是“央视最穷主持人”的传闻,很多人来问。好意我知道了,但请各位今后不必再提此事。我的职业身份是一个记者,与公众有关的部分只是我报道上的专业能力,在这个范围内欢迎任何讨论。但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个人隐私,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。这事跟能力和道德都没关系,没什么可自惭,也没什么可自得的,更谈不上“甘于清贫”。溢美之词,不敢领受。

这种私事本来犯不着说明解释,但这种“最”字描述本不客观,一再传播,本质上是拿来与别人作比,很有“抑人扬已”之嫌,对我的同事们更不公平。不能不解释一下。也请以后不用再向我问及此事,谢谢关切。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1月29日 06:46

李安:心中的卧虎

李安节目播出后,一直忙别的事,心想大家能看到视频就够。但有观众写信来说不得不一字一字敲下视频,很抱歉。今天贴出。访问录制的时间是11月2日,电影还没公映,无法知道剧情,只能根据原先看小说的经验和对李安的些末了解来做这个访问。这是很冒险的事,肯定不免粗浅。还好他对任何问题的思量均诚挚而有价值,使很多人写信表达共鸣。节目播后我出国,到现在也还没有看过电影,不好再多写什么,访问时长不到一个小时,未剪辑进去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1月20日 15:52

告别卢安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----强大的人不是能征服什么,而是能承受什么

 

 

1

三年前我在广西访问在深山板烈当教育志愿者的德国人卢安克,今年八月,我收到他的信件,他寄给我一份跟孩子一起拍的电视剧样本,说“我可能没有机会继续跟我的学生做事”。

在2010年,他与一位认识八年的中国女志愿者结了婚。我祝贺他,他回信有些低落:“既然我同意成家,那我就要跟着老婆走。虽然我感觉到,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1月17日 21:51

唯有纯真者能相信

唯有纯真者能相信

 

2007年,我看过一本书叫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,故事很简单,是讲一个十几岁的印度少年和一只3岁的孟加拉虎遇到船难后,在太平洋的一只救生艇上共同漂流两百多天,相互威胁,共同依存。看完很喜爱,借给老范看,当时我俩讨论,这就是书和电影的差别,我说“象这样的故事只能写成书,不能拍成电影”

五年后,这部电影在下周公映,拍摄者是华人导演李安。他之前害怕这部电影,觉得是当导演以来最大的冒险,制作中也一直深怀恐惧...

阅读全文>>
2012年10月27日 22:47

节目预告

节目预告

三年前,我采访卢安克,他说,我的命在这里,离开就没有命了。”  现在,他却面临离开还是留下的痛苦选择。 你还有第三条路走吗?” “没有,两条,承受和不承受。我来这里,我觉得我并没有放弃什么,但我离开这里,我要放弃。” 


本周日晚22:36CCTV-1看见,《告别卢安克》。


附:三年前的采访手记

 

不可能的改善 (2009-12-30 00:35:34)



 

我和卢安克坐在草地...





阅读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