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
2010年05月17日 22:12

地震的事儿

出差成都,把上周《面对面》文稿和视频贴上,供没看到节目的人批评吧。

被访者:

刘杰    45岁   河南许昌人

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  研究员  

主要研究领域有:地震预测、地震活动性分析、地震危险性评估等

解说:

青海玉树发生地震以来,刘杰和同事们每天都要进行两次会商,一方面密切关注余震的情况,另一方面研讨未来地震的趋势。距离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还不到两年的时间,青海玉树就又发生7.1级地震,刘杰认为两次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5月15日 21:13

节目预告

嗯,好久没预告了。

周日晚九点半 新闻频道 《面对面》

地震局。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5月13日 01:13

娃娃(二)

王军的儿子五岁。

在幼儿园洗手,被另一个男生挤到一边。

小娃娃没作声,等在边上。

老师看见了,批评那男生“你怎么回事?”

那男生说“不是我挤他,是他挤我”

小娃娃还是没作声。

老师怕小孩儿心里不舒服,把这事儿给王军说了。

回来的路上,他对儿子说“别人要挤你你别当回事儿”

娃娃说“我没觉得他要挤我,他只是特别想在那个龙头那儿洗手”。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5月10日 00:00

跟罗永浩同学的谈话

昨天罗永浩新书发布会,中间有段我得采访他什么的,我上了台,两人双双往那一站,再往椅子上齐齐一坐。

确实有点那个,底下轰笑,弄得我说不出个开场白。

罗永浩给我打气“你是见过大场面的人,这不算什么”。

他这么一说,人家更笑。

他更来劲了“尖锐一点”

瞧他的嘴脸。

底下有一哥们冲我大喊一声“别怕”

嘿,我冲那个方向一乐,这感觉真挺好。

所谓这“对谈”弄了半个小时,我今天看见有场记,就剪吧剪吧放在这儿,当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5月09日 01:18

过程,过程,还是过程

在网上看到这篇批评文字,来自一个叫“单车上的骑士”的博客,原文名字叫《非如此不可?---柴静的受洗》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911870f0100i66j.html,这样严肃而诚恳的批评,让我触动,引在这里,向这位不知身份的朋友致谢,人困而求知,然后明白知之不足,所求也就没有穷尽。

四月号《书城》杂志载柴静纪念顾准的长文《非如此不可?非如此不可!》。柴静的文章我当然要多看两眼,只是有点纳闷,非值顾准祭日亦非值顾准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5月06日 23:40

不在北京买车的六个理由

1

一上出租车,师傅看我上车的地儿,跟我侃“跳舞去啦?”

“没”我懒得跟他聊。

他没话找话“你知道北京第一个迪厅是JJ吧,那时候我们就跳韩国那个xx舞”

他说了一个挺专业的术语,我没听懂,扫了他一眼------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胖子?

他看出我这眼的意思“JJ最红的时候,我是那儿最红的舞男”

“你跳什么舞?”我终于有了问话的兴致。

“钢管”

我横过头细看了看,他肚子抵着方向盘。

“真的我是最红的,告诉你名字你可以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5月01日 19:02

在自由与权威的冲突中寻找协调

在自由与权威的冲突中寻找协调

何老八卦得很,是我见过的段子高手,审美分寸都不错。

但他的段子大多又不能写出来,可能是憋坏了,所以翻译了《九人》,去八人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九个大法官。

70年代的人都差不多,看《光荣与梦想》和林达的《近距离看美国》长大,加上一大堆美剧《波士顿法律》或《白宫风云》,然后再慢慢发现那里面的“充满民主与自由的美国”其实只是民主党的美国或者好莱坞的美国。

“其实还有另一个保守主义的美国,那里的人反对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4月27日 00:05

坛子脸上的柔情

一 

我和老颓烂熟,一起吃喝玩乐好几年了,但我一直不知道他是干嘛的,也没问过,就觉得我认识的这几个坛子脸脾气都挺好,没见恶形恶状过。

直到看他这本书,我吓一跳。

十几年里我买的好些书,居然相当一部分是他编的,其中印象最深是阿城的《威尼斯日记》。先是样子好,薄极了,封面是作者画的青绿色古威尼斯地图,我那时连《棋王》都没看过,也不知道阿城是谁,看完后,我这么粗糙的一个人,平常不爱把玩什么东西,但就这本书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4月11日 13:17

节目预告

刚回来,预告一下今晚的节目,九点半,新闻频道,《面对面》,王家岭。

看完再说吧。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4月05日 00:31

关于叶企孙的几点回应

关于叶企孙先生的博客,写完后,大家关注较多,也提出一些疑问。比较集中的几个点在于:

1“将秸杆装进子弹袋里”是否过于荒诞不够真实?

2“到底是买苹果还是索要苹果”?

3“到底是向熟悉的学生伸手要钱还是向学生模样的人伸手要钱”?

4“所求不过三五元而已”,在当时的中国普遍的收入状况下,这样说是否妥当?

我当时博客中这两段的材料,都引用自岳南《中研院那些人和事》(中华书局,2010年3月第一版)

P247“由于没有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4月03日 20:53

节目预告

周日晚九点半,新闻频道《面对面》

灾区现场采访云南省副省长。

为什么水资源丰富的西南会出现如此严重饮水困难?

水土流失严重对旱灾的影响?

水污染对抗旱带来什么影响?

大旱凸现怎样的城乡差异?

下次灾害来临能否避免同样的损失?

欢迎批评,请写在这篇的评论里就好。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29日 01:18

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

而我却今天才知道他的存在

回来的飞机上看书,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,我愣了一会儿,我不认识这个人,只是觉得很少见到这样恬静沉毅的脸,真好看。

看完才知道,我们这些知道李政道,钱学森,钱三强,王淦昌……的人,原本都应该知道他-----他是他们的老师。

李政道大二的时候,是他破格选送去美国,当时李政道才19岁,穿着短裤去办护照,办公的人员都不相信“怎么会是个儿童?”李政道后来说“他决定了我的命运”

华罗庚是初中生,是他让在清华算学系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23日 19:12

精确才能祛魅

这两天时间太紧张,这期节目的话题又需要点时间来总结,所以比较细的讨论只能往后再拖一下了。

先把文稿贴出吧,上篇文章的留言里两派意见针锋相对,不过,为什么有些同学火气那么大呢?七情上面的。

还有人说,你算是把两边都得罪了。

哦,是么?那么轻易就站边儿了?

还是周其仁那句话,别管左中右,质量最重要。

这个节目是一个非常粗浅,但对我来说很有意思的开始。记者虽然只是呈现不同的声音,但提问的能力取决于你的认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21日 20:25

忘预告了

今晚九点半的节目,新闻频道,《面对面》说气候和气候谈判的节目,一位认为全球正在变冷,另一位认为气候谈判是个大陷阱。

有意见请写在评论里吧。

土老师,你已经拿着大棍子等很久了,来吧。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20日 02:17

难道就我爸跟别人不一样?

有朋友找我聊天。

带着一点认真的苦闷,说每期看南方人物周刊最后几页,都很受刺激,那里的文章大都写自己父辈,都是说父母尽管清贫,但是一生正直什么的,告诉了自己什么样的人生道理。

他的父亲也老了,但他说他的父亲是个不反思的红卫兵,老了对保姆还不好。他跟老朋友说话没有遮掩,带着困惑还有心酸“难道就我爸跟别人不一样?”。

我想起七八年前看北京电视台一个谈话节目。

一个小姑娘跟她的父亲,谈父女之间的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5日 19:57

和陈晓楠同学击下掌

哈哈,是都约好了,不跟我谈业务是吧,留言都说“你就好好体会整个过程吧”。

这也是我想说的业务。这一期有点象我十年前做《新青年》时候的感觉,一切经验还没有,束缚也没来得及形成,是那种状态。

比较就象是两个人说话,好象不太象采访? 这好不好,我也没想好,但是你们说的“舒服”,我采访完也有。就象是聊完一场还算痛快的天儿,也不一定聊了什么微言大义的东西。聊完就忘了也没什么。

翟墨其实被采访了很多次了,这次采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4日 00:32

节目预告

周日晚上九点半,新闻频道《面对面》,翟墨。

这个节目不算是面对面的典型人物,但是采访的过程有些可以总结的地方,看完再业务讨论吧。

谢谢大家。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10日 19:22

老毛

老毛

去年两会,我正直播说结束语呢,忽然眼前一黑。

一个黑影直接从镜头前穿过。

全场皆惊。

是老毛,嘴里还唠唠叨叨“我的玉米呢?” 

他一把从我身边的桌子上拽走了那只黄澄澄的大穗玉米。

看都没看这一屋子人,和正对着的镜头。一回身,又从镜头前头昂头阔步出去了。

那只玉米是刚才采访他的时候,他落下的,他拿来可不是为了给电视台当道具的,他也不管你直播不直播,他急着回会场去说服其他代表。

他从辽宁带这只玉米来,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3月05日 02:03

记得

我能找到的资料,也就这么一点。

她叫韩秀,父亲是美国人,驻华使馆的武官,负责滇缅边境上的抗日物资的运输,在中国认识她母亲,她在纽约出生。

一岁半的时候,她在父亲不知情的情况下,被母亲托人从船带回到中国的外婆,那是1948年,她再没见过父亲。

船行数月,小婴儿见到外婆时只会一个单词“ocean”

外婆修补旧书养她,一个青布卷囊,里面是各式磨得晶亮的刀剪,厚薄不一的青绿竹片。中国书店用麻袋把战乱中收集的残卷送来...

阅读全文>>
2010年02月28日 00:50

给老李的信

老李:

昨天通完电话,我才发现,你问我的那些问题太严肃了,比大部分成年人都要认真,我好象得写封信才能说得清楚点儿。

我最喜欢的物理学家是个美国人,叫费曼,他对一个对物理感兴趣但又怕数学学不好的孩子说“如果你喜欢一个事,又有这样的才干,那就把整个人都投入进去,就要象一把刀直扎下去直到刀柄一样,不要问为什么,也不要管会碰到什么。”。

你沮丧地问我“可是我要做什么是不是已经安排好了?”

这并不重要,真正...

阅读全文>>